今天白天到夜间,多云有小-中雨,偏南风3-4级,白天最高 气温.. (气象专栏)

首页 时政信息 正文 记录援疆大爱 奉献龙江情怀

记录援疆大爱 奉献龙江情怀

来源: 信息中心 时间:2018-07-09 09:12:42.0 点击量:37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记援疆干部人才双鸭山日报社安邦河刊副主编 白晓东

有人说,记者,是见证历史,忠实客观记录历史的人。而对于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日报社,现担任福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白晓东来说,这种职责更是融入了他的血液里。从到达新疆福海县的第一天起,他就决心在有限的援疆时间里,要将福海的援疆事业、援疆人,黑龙江人无私奉献、忠诚担当的援疆精神宣传给家乡父老,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纯,新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意志反映给全国各族人民。

在黑龙江所有援疆干部人才中,白晓东的相貌绝对是别具一格的。浓眉、大眼、高鼻梁、络腮胡须,他的相貌像极了新疆人,以至于报社社长开玩笑地说“你就是为援疆而生的。”以至于新疆人给他起了“巴特尔”、“白晓东别克”、“援疆别克”的名字。他的相貌也让他很好融入单位同事和农牧民群众之中,在开展援疆工作中增加了亲和力。这一相貌也给他带来一些“尴尬”。在黑龙江省市领导看望福海援疆干部人才时,当介绍白晓东是援疆干部人才后,领导惊讶地说:“还以为你是当地媒体的记者,原来是咱那嘎达的老乡啊!”一次他参加会议,开会前,一名哈萨克族参会者坐到他旁边主动与他用哈萨克语交谈,听了一会,白晓东无奈地对他说:“您能说普通话吗?”一口东北腔弄得这个人惊讶地张大嘴巴。如今,在福海县委大楼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来了一位“黑龙江的新疆人”。

为了做好援疆宣传工作,白晓东可谓殚精竭虑。去年2月25日夜,黑龙江第三批援疆干部人才到达阿勒泰地区,白晓东不顾旅途疲劳立即赶写了一篇题为《我市16名援疆干部人才顺利入疆》的新闻稿件,并于27日刊发在双鸭山日报一版重要位置上,这也是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全员到疆后的第一篇新闻稿件。

一年多时间来,他共撰写各种体裁新闻稿件97篇,在中央、省、地区、市、县各级媒体发表稿件150余篇。为了更好地宣传福海援疆各项工作,他积极策划采访选题,创新宣传报道方式。《进疆首日我就有了新疆名字——巴特尔》《倒时差》等新闻稿件以日记的宣传形式鲜活地反映了援疆干部人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援疆是我无悔的选择》《援疆医生尹玲的援疆梦》等多篇人物通讯真实反映了援疆干部人才的工作生活及思想认识状况。《新疆福海县援疆医生成功实施首例全麻鼻内镜下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等稿件宣传了援疆医生开展新技术的情况。《新疆月》《晨悟》等诗歌舒发了援疆人的援疆情怀。他运用摄影报道的形式向内地宣传新疆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哈萨克族乡亲过“那吾热孜”节》《秀美福海》等稿件让黑龙江人民了解了新疆。他还运用新闻特写的形式反映援疆工作,《援疆干部万里助人》 《31名援疆兄弟的祝福》等稿件宣传了援疆干部人才的无私和大爱。此外,为了记录脱贫攻坚、两居工程、西城区“双语”幼儿园教学楼、第一高级中学综合楼等援疆工程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他在建设初期就积攒第一手资料,为宣传报道需要做准备。因此,他在2017年荣获黑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援疆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白晓东在福海县委宣传部负责“福海零距离”的编审及对外宣传工作。能在新疆依然从事本职工作,他既感到了一种来自远方的幸福,更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工作动力。一年半来,白晓东共修改“福海零距离”微信平台稿件3000余篇,审核400余期。为了提高福海县宣传队伍的综合素质,他经常教授福海县委宣传部的编采人员及通讯员先进的宣传理念和写作方法。为了使“福海零距离”编审流程更规范,他经过2个月的观察摸索总结,并参照内地报社先进的出版制度,结合当地实际,对编辑工作程序进行调整,使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宣传差错率,同时,他对外宣工作提出许多意见建议,收到良好效果,也得到了宣传部领导及同事的好评。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保障和基础”。“他们舍不得我们离开,我们也一样舍不得他们,虽然相处仅有1年多时间,但我们的感情非常深”。这是白晓东参加福海县“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最切身的感受。2017年5月,白晓东与福海县齐干吉迭乡赛克露村村民加那尔别克·努尔德别克结对认亲。每个月,他都带着米面油、水果蔬菜去看望走访,了解“亲戚”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认真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惠民政策,并在生活中给予帮助。通过活动,让白晓东见证了新疆少数民族同胞的坚韧与勇敢、善良与勤劳,也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更看到新疆人民学习贯彻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努力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

从祖国东北来到西北,尽管远离家人的陪伴,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等都有很大差异,但白晓东并没有畏惧,他说:“好男儿就应志在四方。在新疆,我要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援疆大爱,奉献龙江情怀,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信息中心)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双鸭山政务微信公众号(syszwwx)!